关节型紫癜

关节型紫癜
关节型紫癜,全称为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五大分型之一。主要特征为:紫癜皮疹加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疼呈游走性,可出现关节积液、影响行动等问题。
关节型紫癜的危害相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肾型过敏性紫癜要小一些。但关节型紫癜并非不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发展。临床上,约有63%左右的关节型紫癜患者,最终发展为合并肾炎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形成更大的危害性。
关节型紫癜的临床症状特点,通常是在皮肤紫癜出现前后,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部位的肿胀和疼痛。以膝关节疼痛与肿胀的症状表现最为多见,反复出现,游走性疼痛。体格检查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关节型紫癜患者的受累关节处,有比较明显的红肿情况,无按压有疼痛,按压则更为明显,部分患者伴随行走障碍,无法屈膝或站立。而关节型紫癜的皮疹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过敏性紫癜并无差异,同样是,四肢,以双下肢为主的大小不等、按压不褪色的皮肤瘀斑瘀点。
对关节型紫癜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血沉加快,以及C-反应蛋白阳性,这些可以作为医生为当前患者确诊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诊断依据。
在诊断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时,应做好与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漏诊,特别是要警惕一些关节痛出现在皮疹发生之前的临床案例,尤为需要重视。
关节型紫癜患者在确诊后,只要及时接受规范化精准治疗,预后效果通常较好,经过精准规范化治疗后,通常在3-5日可消退关节肿胀情况,消退后无后遗症,对关节和骨骼发育无不良影响。但如果接受的治疗不彻底、不针对,关节型紫癜是可以反复发作的。因此,要重视关节型紫癜的抗复发治疗和愈后护理。
在关节型紫癜治疗期间,要谨防感冒发烧,控制饮食,避免一些致敏原食物的摄入,如鱼虾蟹、肉蛋奶等。此外,要慎重用药,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紫癜反复。康复后,应增强营养,规律作息,积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和抵抗力,从而预防关节型紫癜的反复。